2019年10月中旬,我跟几位校友返回母校,眼前的晴空下是一片花园式的校园,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教学楼、食堂,以及夹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师弟师妹们……我们惊叹不已!
正像清华北大一样,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基因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当初的“借校牌、租校舍、赊广告、聘教师”到今天现代化的校园,她的成长史,就是一部激情创业史,奋斗史。那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携带着强者的基因!
而这,就是我的母校给予每一个学子的营养和自豪。
当晚,有幸跟曹勇安校长在学校食堂共进晚餐。他风采不减当年,声音极具穿透力,从容、健谈,举杯就干,豪情满怀,回首过往,展望未来,一如既往的大格局、大手笔!
他说:“学校要定期安排探望当年那批老班主任;要保留当年的老校址,留作纪念;要建立全国各地校友会,也随时欢迎大家回母校参观、指导,大家要团结起来……”
作为当初的东亚大学,今天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,已成为诞生于祖国东北的“农转非”院校的领头“鹤”。我们再次领略了她的大情怀、大胸襟!
从母校归来,学校给我寄来了一枚校徽,一只仙鹤驮着太阳,直冲天际。
端详起来,还是当年的感觉,能感受到一种向上的蓬勃之力。
作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学子,我们是幸运的幸福的。
民意路2号,东亚大学,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前身!20多年前,带着一脸懵懂,我踏入了这所“大学”,报完到就被安排到附近的居民楼宿舍,很新鲜,也很开心,因为很快就结识了来自新疆、河南、云南、山东等地的舍友们。
那时只有一个想法:好好学习,拿到大专文凭。
随着接下来的日子,我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。来自祖国各地带着不同方言的同学,让我大开眼界;和蔼可亲的老班主任如此尽职尽责;班级有班级干部、学校有各级学生会组织;授课的老师虽然大部分是各个大学聘来的,但是都很负责,也有水平;学校还定期开展的全员早操;尤其开心的是,还能看到定期的校报,听到校园之声广播,周末还能参加校园舞会……
这一系列的安排,处处体现出一所民办学校高屋建瓴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有格局有梦想。
就是在这里,作为一名穷山沟里来的农民娃,我找到了自信:文章不断在校报上发表;被选为班长,后来有幸进入了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;苦读三年,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……
学校的校舍、教学楼不断改善;每次听曹校长讲话,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和学校更广阔的前景。
学校日新月异。她的发展一直鼓舞着我们!这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骨子里的基因,已经渗透到这所校园的每个角落和每位学子的血脉里。
每每想到母校,我能感受到这种能量。
夜半坐起,仿佛看到一只鹤,在祖国的东北,一声鸣叫,飞向蓝天,越飞越高!
作者简介:
原名赵均宁,现居青岛,为青岛弘乐教育集团总裁,高级讲师、作文教育指导专家、少年军旅夏令营特邀专家;山东省作协会员,龙源期刊网签约作家。参加第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。首届山东文学奖(散文诗类)获得者;作品多次荣获《人民文学》《诗刊》《星星诗刊》等征文大奖;出版长篇小说《你,终是我握不住的流沙》;诗集《父母在上》;童话在《语文导报》《红蕾》《少年科普报》等做过连载;作品散见《人民文学》《诗刊》《北京文学》《星星诗刊》《中国校园文学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散文诗》《知音》《视野》《青年文摘》《特别文摘》《思维与智慧》等。